所得稅加計扣除的會計分錄,會計核算中的所得稅加計扣除分錄
所得稅加計扣除的會計分錄
所得稅加計扣除是指企業在計算所得稅費用時,可以按照國家稅法規定,加計扣除某些符合條件的支出,從而減少應納稅所得額,從而降低所得稅的支付額度。根據實際情況和相關法律法規,會計人員需要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記錄所得稅加計扣除的分錄。以下是所得稅加計扣除的一般會計分錄:
1. 加計扣除的支出發生時:
借:相應的費用或支出科目
貸:應交稅費(所得稅費用)科目
2. 加計扣除的支出預提準備時:
借:預提所得稅費用科目
貸:預提準備科目
3. 加計扣除的支出實際發生時:
借:預提所得稅費用科目
貸:應交稅費(所得稅費用)科目
4. 加計扣除的支出發生前,公司確認暫時性差異時:
借:所得稅費用(借方暫時性差異)科目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貸方暫時性差異)科目
5. 加計扣除的支出發生后,公司確認暫時性差異實現時: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借方暫時性差異)科目
貸:所得稅費用(貸方暫時性差異)科目
舉例
以某企業因研發新產品獲得的專利權加計扣除為例:
1. 加計扣除的支出發生時:
假設企業在當年支出了100,000元作為研發專利加計扣除的費用:
借:研發專利費用100,000
貸:應交稅費(所得稅費用)100,000
2. 加計扣除的支出預提準備時:
假設企業按照相關法規預提50%的所得稅費用:
借:預提所得稅費用50,000
貸:預提準備50,000
3. 加計扣除的支出實際發生時:
假設企業支付了實際的所得稅費用:
借:預提所得稅費用50,000
貸:應交稅費(所得稅費用)50,000
4. 加計扣除的支出發生前,公司確認暫時性差異時:
假設企業確認的暫時性差異為20,000:
借:所得稅費用(借方暫時性差異)20,000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貸方暫時性差異)20,000
5. 加計扣除的支出發生后,公司確認暫時性差異實現時:
假設企業暫時性差異實現,對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減少20,00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借方暫時性差異)20,000
貸:所得稅費用(貸方暫時性差異)20,000
以上僅是一個簡化的示例,實際的所得稅加計扣除會計處理可能因企業的具體情況而有所差異。在實際操作中,建議根據具體的所得稅加計扣除項目和法律法規,結合企業的財務制度和會計政策進行相應的會計錄入。





- 5分鐘前學員提問:學會計的基本條件和學歷要求?
- 8分鐘前學員提問:會計培訓班要多少錢一般要學多久
- 9分鐘前學員提問:會計實操培訓班大概多少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