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資產的備抵科目包括“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和“累計攤銷”。通常,資產類科目才會有備抵科目,備抵科目是用來抵減某一資產的數額,以求得該資產實有數額,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為賬面原值減去其備抵科目后凈額。
備抵科目是資產類科目的減項,所以某一資產類科目的賬戶余額與其備抵科目的賬戶余額是相反方向的,以無形資產為例,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期末余額在借方,而“無形資產減值準備”以及“累積攤銷”期末余額在貸方,方向相反,抵減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
企業持有無形資產期間,對于使用壽命有限的,需要在其使用壽命內采用合理的方式(按照經濟利益預期消耗方式確定,比如直線法、生產總量法等)計提攤銷。
使用壽命有限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源于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取得的無形資產,比如特許經營權,對于此類無形資產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為合同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的期限和預期使用期限的較短者。二是非合同性權利取得的無形資產,即沒有合同期限的約束,比如企業自主研發的無形資產,使用壽命根據可以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年限確定,這個年限可以通過聘請專家論證,結合同行情況確定。
通過以上方法無法確認使用壽命的無形資產,無需計提攤銷,但每年至少一次減值測試,發生減值的,需要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應攤銷金額=成本-預計殘值-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無形資產的殘值一般為0,除了以下2種情況,①有第三方承諾在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購買該無形資產;②可以根據活躍市場得到預計殘值信息,并且該市場在無形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很可能存在。
無形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當月起就需要計提攤銷,處置的當月不再計提攤銷,根據受益部門,將計提的攤銷額計入相關成本費用科目。
賬務處理為:
借:在建工程(工程用)
管理費用(管理部門使用)
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生產產品用)
其他業務成本(對外出租)等
貸:累計攤銷
企業對持有的無形資產除了按月計提攤銷外,存在減值跡象的,還需要進行減值測試,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大于可收回金額時,表明發生減值,需要計提減值準備,對于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管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減值測試。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攤銷方法以及預計殘值每年年度終了至少需要復核一次。
計提減值準備的賬務處理: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期末,無形資產以無形資產賬面余額減去累計攤銷期末余額以及無形資產減值準備期末余額后的實際賬面價值填列在資產負債表“無形資產”項目。